用爱照亮“来自星星的孩子”
医生您好:
我儿子是14年2月10日出生的, 现在三周岁多了。平时白天我和爱人都在市里上班,宝宝一岁半以前,孩子放在南陵县里我母亲在家里照顾。母亲说他学说话比较晚,我想可能是因为老家周围都是说南陵土话,又快又难懂,所以宝宝才不肯开口学说话。一岁半后,我把母亲和宝宝都接到市里来生活了。可是即使这样,宝宝更加不爱学说话了。一直到两岁,还是一直停留在叫爸爸妈妈和奶奶这几个词上,也就是只会两个字重复的词。
两岁多点的时候,夏天实在不想给他用尿不湿了。他就经常把屎尿拉裤里,经常弄的一床一身的脏,也从不说。我母亲总是说,小孩这样正常,只是我宝宝开智晚而已。可是两岁半了还是这样,我就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仅管我的工作很忙,但我尽量抽时间来陪宝宝,跟他多交流。可是越是注意,越是发现我儿子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很多比他小几个月甚至一岁的小孩都比他会说的多,懂事的多。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渐渐有了顾虑——我儿子是不是属于自闭症?
这种担心随着我在网上了解自闭症的资料的增多而与日俱增,很多自闭症的表现在我儿子身上都出现或者出现过:1、不会表达。 当他想要拿什么东西或者做什么的时候,他并不是用手去指想要的东西,也不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往往是抓大人的手去拿。2、不会听话。 喊他小名的时候,十有八九他不会回应,尤其是他在专注某一件事的时候,比方说玩某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正在电视上看动画片,喊他名字简直完全没有反应。带他上早教,一群孩子都比较听话,就他完全跟不上节奏,就是不听话。3、喜欢转圈和旋转的物体,经常高兴起来就自己转圈,喜欢盯着电风扇风车这样的物体看。4、偶尔踮脚尖走路,一直就觉得可能是宝宝衣服穿的不适,或者缺钙,现在越来越怀疑会不会也是自闭症的表现。5、眼神接触。因为他不爱回应其他人,眼神接触自然就少了很多。但是如果他回应别人,那么一般都会有眼神接触。最近他可能想要学说话,常常用手去指东西,然后看着大人等着告诉他那个东西叫什么。
我问过家里孩子说话比较早的同学,其实其他小孩有时候也有以上这些表现。不知道是否是我看了网上自闭症宝贝家长们的内容之后过于敏感,总之看见儿子又在做上面那些事马上就联想到这是否是自闭症的表现,然后一顿焦虑。。。。
昊昊爸爸
昊昊爸爸你好: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社会与环境共同决定的。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不能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没有目光对视,表情贫乏,分不清人际间的亲疏关系,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例如,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寻求父母的安慰,与父母分离时没有尾随等依恋的行为。患儿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于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在幼儿园多独处,不与同伴玩耍。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而且所讲内容比别人少。说话如鹦鹉学舌,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喜怒哀乐。3.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 患儿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活动、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却喜欢玩耍一些非玩具的物品,如一段废铁丝、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下水道的流水灯,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不厌倦。动作行为刻板,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如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4.智能障碍 70%-80%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5.精神神经症状 多数患儿有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约20%合并抽动症状,其他并发症状有强迫行为、自伤行为、攻击和破坏行为、违拗作态、拔毛发行为、偏食拒食、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
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现象,正常发育的婴儿在某个阶段也可能出现,一个单一的症状并不代表是孤独症,但是如果孩子有好几个这样表现的话,就需要警觉了,因此从发生在你家孩子身上的几种类似表现来看,提示儿童孤独症的可能,建议你尽快带孩子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诊治。
孤独症的干预的黄金时期是3-6岁,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到医院进行正确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日后的治疗很有帮助。如果孤独症孩子缺少早期的科学干预,就算日后接受治疗,也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甚至可能成为残疾人。早期干预在孤独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家庭训练和融合教育对于孤独症来说同等重要。孤独症孩子通常不爱和别人说话,有自己的小世界。这个病需要家属耐心的陪伴、照顾,还有心理上的指导,慢慢的多和其他的同龄小伙伴们接触,一般会慢慢有所改善。父母要每天都多跟孩子说话,不要因为工作忙就放弃和他交流。要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有机会多接触其他同龄的孩子,慢慢就会主动地要求出去,会逐渐的学会沟通。对于轻中度的孤独症孩子,通过医院和正规机构进行正确的教育和训练,能使他们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独立生活和工作。
主任医师 陈方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