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我的精神科药物该怎么吃?
发布时间:2017-05-18 作者:夏园 程万良 来源: 点击数:93140
张小姐是一名音乐老师,今年30岁。有4年多的精神疾病史,虽患精神疾病,但治疗效果理想。目前张小姐能够坚持服药,也能正常地工作、生活。更加可喜的是,张小姐去年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并于年底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就意味着怀孕生子,但接下来张小姐又有了自己的烦恼,一边是疾病需用药物控制,一边是期待爱情结晶。张小姐和家人为此犯了难,那么,他们到底该怎么办?
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常常有患者或家属这样问:我们准备要孩子,又要吃药怎么办?或者说已经怀孕了,药还能不能再吃了?
药物可以致畸这点是众所周知的。当然有的药物相对安全,有的则会危险。那么精神科药物哪些相对安全一些呢?关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官方标准。基本都是参照国际标准:孕期安全性大体分为5类:A类:在人类研究中,已证明对胎儿无危害。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中的研究结果;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现有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靠的资料。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
那大家肯定认为我选择越靠前的越好,最好是A类!但现实是,没有A类!最好的抗精神病药物是B类:氯氮平。目前国际上获得批准的就只有它一种。C类包括: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另外作用不详的且缺少临床数据支持的有:舒必利和氨磺必利。
研究证明,在孕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以控制患者在围产期的病情,对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证明,精神疾病患者若中断治疗,会大大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如果合并妊娠,中断治疗会使病情更加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给患者自身带来危害,甚至自杀。另外,精神疾病本身对胎儿也有不良影响,如精神分裂症会增加围产期死亡、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产科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如果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妊娠期病情不稳定,不仅可能会发生潜在胎盘不完整,也会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
说完了女性患者,一定有人会问男性患者服药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呢?借用一句妇产科医生的话来说:“上亿个精子在争夺卵子的时候,只有一个胜利者,那一个总是最优秀的。”不健康的精子很难到达输卵管与卵子发生结合。因此,药物对男性生育影响不大,几乎罕见有药品说明书中注明某药在男性生育期间不能使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药监部门对男性生育用药做出具体规定。我国和全球各国的指南只提到女性妊娠期间要用妊娠期间安全程度B级的药物,并未提出父亲在生育期间要停药、换药或者签署知情同意等要求,说明父亲服药对后代的影响不大。至于胚胎形成以后,丈夫服药就与胎儿发育完全没有关系了。
女性患者如果怀孕的话,可以参考这样一个建议:1、怀孕时,尤其是怀孕三个月后,完全可用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一般说都没有致畸的问题。但是阿米替林不推荐使用;2、安定类的安眠药有致畸的可能,但不严重,可以选用孕B类药物如唑吡坦;或用安全性较高的抗抑郁药代替;3、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钠有致畸的可能,怀孕前后最好停药,尽量考虑使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或者用抗精神病药来替代。总体来说,孕期服用B类药物是安全的,服用C类抗抑郁药也比较安全。但世事无绝对,医生无法给你绝对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妊娠是在计划之外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妊娠会使胎儿致畸的风险增高,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并且,目前多药联合治疗的情况也较普遍,这也进一步升高了致畸的风险。因此,为了减少胎儿的致畸率,计划妊娠至关重要,此外,超声筛查、补充叶酸等也具有预防价值。
其实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用药有风险,不用也有风险。医生帮助你判断,然后给出建议,告知风险。如果非要我给您建议的话,只能说,如果是我,在没有出现停药指征的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药物治疗。我会选择疗效较好、危险性不大的药物,在精神科和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监测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到来,因为我知道,我冒得风险并不大。
下一篇:用爱照亮“来自星星的孩子” 上一篇:让痴呆病人睡好觉不能仅靠药物治疗
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常常有患者或家属这样问:我们准备要孩子,又要吃药怎么办?或者说已经怀孕了,药还能不能再吃了?
药物可以致畸这点是众所周知的。当然有的药物相对安全,有的则会危险。那么精神科药物哪些相对安全一些呢?关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官方标准。基本都是参照国际标准:孕期安全性大体分为5类:A类:在人类研究中,已证明对胎儿无危害。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中的研究结果;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现有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靠的资料。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
那大家肯定认为我选择越靠前的越好,最好是A类!但现实是,没有A类!最好的抗精神病药物是B类:氯氮平。目前国际上获得批准的就只有它一种。C类包括: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另外作用不详的且缺少临床数据支持的有:舒必利和氨磺必利。
研究证明,在孕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以控制患者在围产期的病情,对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证明,精神疾病患者若中断治疗,会大大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如果合并妊娠,中断治疗会使病情更加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给患者自身带来危害,甚至自杀。另外,精神疾病本身对胎儿也有不良影响,如精神分裂症会增加围产期死亡、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产科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如果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妊娠期病情不稳定,不仅可能会发生潜在胎盘不完整,也会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
说完了女性患者,一定有人会问男性患者服药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呢?借用一句妇产科医生的话来说:“上亿个精子在争夺卵子的时候,只有一个胜利者,那一个总是最优秀的。”不健康的精子很难到达输卵管与卵子发生结合。因此,药物对男性生育影响不大,几乎罕见有药品说明书中注明某药在男性生育期间不能使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药监部门对男性生育用药做出具体规定。我国和全球各国的指南只提到女性妊娠期间要用妊娠期间安全程度B级的药物,并未提出父亲在生育期间要停药、换药或者签署知情同意等要求,说明父亲服药对后代的影响不大。至于胚胎形成以后,丈夫服药就与胎儿发育完全没有关系了。
女性患者如果怀孕的话,可以参考这样一个建议:1、怀孕时,尤其是怀孕三个月后,完全可用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一般说都没有致畸的问题。但是阿米替林不推荐使用;2、安定类的安眠药有致畸的可能,但不严重,可以选用孕B类药物如唑吡坦;或用安全性较高的抗抑郁药代替;3、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钠有致畸的可能,怀孕前后最好停药,尽量考虑使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或者用抗精神病药来替代。总体来说,孕期服用B类药物是安全的,服用C类抗抑郁药也比较安全。但世事无绝对,医生无法给你绝对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妊娠是在计划之外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妊娠会使胎儿致畸的风险增高,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并且,目前多药联合治疗的情况也较普遍,这也进一步升高了致畸的风险。因此,为了减少胎儿的致畸率,计划妊娠至关重要,此外,超声筛查、补充叶酸等也具有预防价值。
其实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用药有风险,不用也有风险。医生帮助你判断,然后给出建议,告知风险。如果非要我给您建议的话,只能说,如果是我,在没有出现停药指征的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药物治疗。我会选择疗效较好、危险性不大的药物,在精神科和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监测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到来,因为我知道,我冒得风险并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