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闭恐惧,该怎么打破?
医生您好:
我今年27岁,是一名室内装潢设计师。说起来好笑,从事的工作是设计空间艺术的行业,可是我却患有空间幽闭症。
记不清楚我是从什么时候得的这种病了。关于这种病,我记忆很清晰的一幕在七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候的一个傍晚,我跟堂弟跑到奶奶家的厨房去偷吃油炸子,偷吃完满满一瓶后,发现厨房门什么时候被人关起来了。这时候天渐渐黑了,厨房里更黑,我和堂弟大哭了起来,越哭越恐惧,我感觉像是有一双大手掐住了我的脖子,让我不能呼吸,然后我就把偷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后来奶奶下地回来了,把门打开,发现我已经扣门扣的手指流血。
这件事情是我儿时的梦魇。后来懂事以后回忆这件事时,我依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当时我会那么恐惧?
长大了上大学,有一次和同学打闹,同学把反锁在寝室里,然后跑掉了。我在寝室里坐了一会,忽然产生一股似曾相识的恐惧,那是一种深埋在灵魂深处的遮天蔽日的恐惧——我感觉自己无法呼吸,心脏似被紧紧挤压,感觉我会死在这个寝室里。
我几乎用颤抖不已的手摸出手机,打给隔壁的朋友,我说你快点过来给我开门……后来他说当时看到我时,我的脸色惨白。
现在,从事室内装修的工作,经常去客户白坯房里看房、量房。空间大而亮的房子还好,但是如果去地下室或者有些黑暗狭窄的空间,我就又会那样不由自主的窒息感,恐惧感。经常会迫不急待的冲出来,留下一脸懵逼的客户。请问医生,我这种病能治好吗?如果治不好,我就得考虑放弃我喜欢的设计行业了。
小敏
小敏你好:
幽闭恐惧症是恐惧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对封闭空间过分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害怕,比如电梯、车厢、地铁或机舱内,出现恐惧、害怕、回避。
出现幽闭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成长经历、性格、心理压力、生物学因素等。幼年时期的创伤性经历也与幽闭恐惧症的关系很大。比如说过去曾经有过一次或几次心理创伤,曾在一个密闭的环境当中,当时可能真的由于缺氧而导致身体出现剧烈的反应,此时又没办法逃离,从此在头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不好的记忆,当再面临再处于这样一个类似的情景下的时候,就会把这样恐惧的记忆激发出来,这样形成一种固定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疾病,会给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带来一定影响。
幽闭恐惧症的临床表现为,在封闭的空间内,患者会因为感到无法逃离现场而感到恐惧,当患者进入一些特殊环境,比如车站、地铁、剧院、车厢、机舱甚至小轿车内等,就会不自主产生恐惧感,总担心自己会晕倒,会有某种疾病发作,失去控制等,患者不自主地想逃离,如不能实现,则表现为心慌、呼吸急促、出冷汗、手足发抖、肌肉抽动、眩晕及恶心等。一旦离开恐惧环境,身体即自行恢复正常。
治疗幽闭恐惧症可采用心理治疗尤其认知行为治疗,也可以进行自我调整,或采取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重建、疾病教育、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和冲击疗法。改善患者对特定环境的不良认知,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对抗回避反应。系统脱敏疗法是根据患者对事物反应的不同程度,设计焦虑等级表,诱导患者缓慢暴露出导致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通过长时间、逐渐的有规律完全的治疗,从而达到消除焦虑和恐惧的目的,这种方法较为缓和,容易为患者接受。暴露疗法是一种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场景或直接置身于使患者感到极度恐惧的现实情境之中,使患者逐渐耐受并适应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自我调整可通过多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与自信心,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进行一些放松训练,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紧张情绪,试着慢慢地进入到让自己恐惧的幽闭环境,一步步地、慢慢地消除恐惧心理。
药物治疗: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及躯体症状,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估计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在通过对幽闭恐惧症的相关常识的了解,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及时诊治,坚持规范治疗,通常是可以治愈的。在此,也相信你能早日康复,继续坚持你所喜欢的设计行业。
主任医师 陈方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