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情突变”到精准诊疗——我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四病区)多学科协作攻克额颞叶痴呆难题
引言:当“性情大变”成为疾病的信号
57岁的刘阿姨曾是家人和邻居眼中精明能干又活泼的“贤内助”,但近2年却变得固执易怒、语言混乱,在家中少语少动、目光呆滞、时悲伤哭泣、反应慢,时常跑出家门在街上游逛,还曾多次因摔倒而受伤骨折。随着症状的进展,患者逐渐难以顺利的完成做饭洗衣等基本家务。辗转多家医院后,她最终确诊为额颞叶痴呆(FTD)——一种以行为异常和语言障碍为早期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类患者常常因为症状复杂而被误诊为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我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四病区),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的诊疗模式,精诚协作,为患者们带来了精准诊疗的新希望。
额颞叶痴呆:隐匿的早发“行为杀手”
额颞叶痴呆(FTD)是早发性痴呆(<65岁)的最常见病因,占所有痴呆的13.8%-15.7%。其核心特征并非记忆力减退,而是人格解体和语言功能丧失,临床误诊率高达30%。根据《精神障碍诊疗规范》,FTD分为三大亚型:
1.行为变异型(bvFTD)
社交行为失当:如违反社会规范(当众小便、偷窃)、鲁莽决策。
人格剧变:冷漠自私、不修边幅、丧失同理心。
刻板行为:重复动作(如拍手)、仪式化行为(固定时间做同一件事)。
饮食异常:暴饮暴食、嗜甜食,甚至吞咽非食物物品。
2.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
非流利型失语(PNFA):说话费力、语法缺失,如短句表达。
语义型痴呆(SD):无法理解词语含义(如问“动物是什么?”),命名能力丧失。
3.运动症状型
可叠加帕金森综合征(运动迟缓、肌强直)或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肌束震颤)。
FTD早期诊断要点及特点
1.影像学标志:MRI显示额叶和(或)颞叶前部萎缩,海马保留。
2.鉴别诊断:需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记忆损害为主)、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区分。
3.发病年龄:45-65岁,无性别差异。
4.病理基础:约40%与tau蛋白异常相关,50%与TDP-43沉积有关。
警示信号
若中青年出现持续性格突变、社交失礼或语言障碍,应尽早就医排查FTD。
由于症状与精神疾病高度重叠,临床误诊率高达30%。早期诊断依赖专业团队对行为、语言和影像学(如CT/MRI显示额颞叶萎缩)的综合评估。
多学科协作,全方位守护——让复杂疾病治疗更精准、更温暖
额颞叶痴呆(FT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绝非单一学科可以胜任。从药物治疗到非药物康复,每个环节都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紧密协作。本中心依托北京安定医院专家团队,率先引入多学科联合协作模式,汇聚抑郁症治疗中心、老年精神科、康复科、药剂科、心理治疗等多领域专家,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药物治疗:抑郁症治疗中心与老年精神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如美金刚改善认知功能,SSRIs改善抑郁、焦虑情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控制精神行为症状等,且在治疗过程中由专业药师全程监测用药安全。
康复干预:由北京安定医院派驻康复科专家及芜湖市四院的康复治疗师共同针对患者开展运动和功能锻炼,物理康复治疗,涉及认知干预训练方案,针对该患者进行环境改造(如防跌倒设施)。
社会支持:心理治疗师针对患者进行社交及兴趣爱好培养,同时帮助家属应对心理压力,构建长期照护网络,为患者回归日常工作生活做准备。
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如同“医疗拼图”的每一块,缺一不可。无论是调整药物剂量、康复活动,还是通过辅助心理治疗、培养兴趣重燃生活热情,专家们通过专业互补打破治疗壁垒,让患者从身体到心理获得全面支持。
多学科协作,不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温暖的传递。我们相信,只有团队携手,才能为复杂疾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中心特色:专业团队+科学流程
1.权威专家团队:
北京安定医院资深精神科专家领衔,联合临床心理科、康复科等专家。
定期开展临床教学,确保诊疗方案与国际前沿接轨。
2.标准化多学科协作流程:
初评:接诊科室医生初步筛查,判断会诊需求。
联合协作:多学科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个体化方案。
实施与随访:跨科室协作执行治疗,专人追踪效果。
3.治疗手段:
药物对症:根据症状选择合适药物改善认知、调整情绪症状,控制紊乱行为。
非药物干预:行为管理、运动康复、家庭支持。
如何帮助FTD患者:早干预,多支持
警惕信号:性格突变、异常行为、语言障碍,尽早就医。
科学照护:避免争执,用简单指令沟通;改造居家环境防跌倒。
自我关怀:加入患者支持团体,利用中心提供的暂托服务缓解压力。
结语:让专业与温度同行
额颞叶痴呆虽无法治愈,但通过早期识别和多学科协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显著提升。抑郁症治疗中心(四病区),始终会以精准诊疗和人文关怀为核心,为每一位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