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发布时间:2019-09-04   作者:心理干预中心副主任 葛毅   来源:   点击数:91183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性教育不仅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并且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性伤害,而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学会和异性正确相处。

      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三个原则:1.有问必答;2.开放坦诚;3.不要避讳。

      孩子都是好奇的,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天性的好奇,有问必答,随时随地进行性教育,比如:孩子好奇妈妈的卫生巾,那么父母就需要耐心讲解,让孩子通过卫生巾,对人体结构、生理卫生等知识,获得一定的了解。同样的,如果孩子好奇爸爸的剃须刀,就可以给孩子解释男女不同的性特征。

      当然,生活中其他事物和活动,比如游泳、洗澡、擦身体等,甚至大自然的动植物,都可以因  势利导,让孩子在了解世界的时候,对性别、性别特征、生理特点获得感性和知性的认识。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坦诚,不要避讳敏感话题,也不要被孩子奇奇怪怪的提问惊吓到,因为孩子只是天然本能的提问,而感觉害羞、耻感,往往是社会道德伦理的评价。如果父母担心有些问题难以启齿,担心会孩子年纪太小,这么早就知道这些话题,会不会有负面影响,那其实这是父母自己对话题进行了道德评价。

      其实,父母需要端正态度,理解孩子需要知道关于性和身体方面的知识的重要性,态度要耐心,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跟孩子解释,因为父母态度和情绪稳定,才能够让孩子获得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在关于防止性创伤的方面,父母需要知道的是:

      一、大多数性伤害来自于熟人,包括以及不局限于:

      1、父母的亲朋、好友、邻居

      2、孩子朋友的家长

      3、经常见面但不熟悉的陌生人:便利店、理发店、小饭馆、快递点等工作人员

      4、学校、补习机构、夏令营里的工作人员

      5、同学或者比孩子大一点的小伙伴

      二、让孩子学会在遭遇不良环境和事件时,能够“No(拒绝)、Go(离开)、Tell(倾诉)”:

      1、No(拒绝):孩子能够在面对可能的侵犯的时候,可以直接、大胆的说“不”。能够说“不”,什么情况下需要说“不”,怎么说“不”,都是需要父母在平时生活中的有意识的教导,并进行演练。

      2、Go(离开):孩子在感觉不舒服和不安全的时候,可以要求离开。因为很多被性侵的受害者,回忆起当年,有个共同的记忆就是: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不一样,很疑惑。因此,父母需要培养孩子能够确定自己感觉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孩子感觉疑惑不解的时候,能够信任自己的感觉,有勇气离开。    

      3、Tell(倾诉):孩子在外遇到事情,可以回家倾诉,有人可以倾听、支持。而父母需要做到的是相信孩子、不批评、做出回应。如果父母太忙、情绪不稳定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倾听孩子,可能会忽略、不信任孩子的诉说,甚至反驳、责备,这样孩子就很难将自己遭遇到的感觉混乱且迷惑的事情诉说清楚。甚至,为了躲避被责骂,可能会选择沉默。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

      总而言之,孩子的性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教导,更需要足够信任和温暖的亲子关系,孩子从小被足够关爱,才能够培养足够的自信,这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有勇气拒绝。

      在孩子内心里:“父母是有力量的、温暖的,是关爱和支持我的,即使在我糟糕的时候,也会帮助我,而不是指责我”。这样的认识,能够帮助孩子抵御和处理外界的可能的伤害,并且在伤害发生之前和当时,孩子能够及时采取方法保护自己。



下一篇:这些年,我们对自杀的误解还少吗?     上一篇:精神科就诊防骗指南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