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

发布时间:2019-06-26   作者:徐慧 副主任医师   来源:   点击数:91183

      周末朋友打电话给我,拜托我帮忙看看他父亲是不是需要精神专科的干预治疗。

      在诊室内经过详细的问诊及系统的评估发现患者已年过七十,糖尿病病史10多年,目前血糖控制不稳;4年前有过脑梗塞发作,之后一直有后遗症状,行走步态不稳,肌力下降;一年前又被确诊为帕金森病,目前一直坚持降血糖治疗及针对帕金森的药物治疗。最近2-3个月,表现睡眠节律紊乱,每天半夜醒来3-4个小时无法入睡。白天不愿意出门,情绪差,兴趣丧失,原本能做饭烧菜,最近2个月不能坚持做饭烧菜;甚至不愿意自理个人卫生。经过系统的评估目前已经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需要针对抑郁情绪及睡眠的问题进行对症处理。此外,针对患者目前处于老年期,多种疾病缠身,身体各项功能逐渐丧失,甚至有时会在情绪的支配下出现破坏性的行为,严重影响家庭原本有规律的生活,这使得患者全家为此不得安宁。为此我给他们全家进行了一次关于老年期状态的科普宣教。

      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这些人处于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老人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最终老人在身体上或者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而无法独立生活。而对于这样的状况,大多数老人或者他们的家人都没有为之做好准备。没有想过,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该如何继续生活。

      首先,作为患者本人是否意识到每个人终将面临这一阶段的状态,能否坦然面对这样的状况。在需要别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的时候能安心的接受生活上的照料。临床上我们遇到很多老年人在他们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时候会感到自己很没用,失去活着的意义,接受不了被人照顾的日子,甚至严重的会自寻短见。其次,家人及患者是否提前为老年期的生活做好准备。最基本的是安全的需要,家庭的环境是否安全,有没有做好防跌倒措施,比如卫生间的地面是否安装有防滑地垫,患者活动范围内是否安装扶手帮助患者防止出现跌倒的情况。此外,在患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有没有安排请专业人士协助生活,比如打理家庭卫生,甚至是协助患者日常生活的料理。在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多老年人会请专业的护理人员到家中来进行专业的护理工作。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同时会最大限度的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在爱尔兰进修期间曾经在那里的老年病房学习过,在病房内哪怕是需要助行器的老年人,护理人员也只是随身看护,只在可能出现跌倒等意外的时候提供帮助。日常生活能自理的患者会尽量鼓励他们自己处理日常事务;但是如果经过评估确实不能自理的也会安排专人协助料理日常洗漱等。医院里有专业的健身教练教老人们怎样坐在椅子上做扩胸运动等来锻炼身体。同时也会安排各种适合老年人的团体活动,鼓励老年患者们积极参加各项娱乐活动。

      在每个人最终的大限来临之前,我们是否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身边很多现实的例子,某某家的老人,查出来肺癌,然后手术,化疗,放疗,最终不到一年的时间最终还是在ICU内凄凉的走了。人们面对疾病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处于战斗状态,一定要积极甚至是过度医疗。但是,每个人自出生就是面向死亡而去的。当我们到了老年期,不能顺其自然而一味的想逆天而行。历代帝王都曾经想尽一切办法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都没有成功的。所以,与其白费力气,不如活在当下,在仅有的期限内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2017年即将迈入80岁的琼瑶公开一封写给自己儿子和媳妇的信,里面特别发出5点声明叮咛儿子,表示无论发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决不能插鼻胃管,最后再次强调各种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让她没有痛苦地死去就好。这才是面对死亡的正确打开方式。在临终时最需要的是家人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表达自己对老人真诚的爱。让我们一起用正确的方式面对老年期的生活。



下一篇:暑假:当心孩子变成“数码控”     上一篇:面对社会压力,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