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孤独症谱系障碍——我们“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刘伟   来源:   点击数:91242

      “长风卷帘春意懒,伊人瞌睡卧枕眠”,拥有美好的睡眠几乎是每个人的向往。尤其到了春天,气温甫一转暖,绵绵困最近在诊室遇到一对着急的年轻父母:虎爸与虎妈均为大学毕业,自由恋爱结婚,婚后第二年小虎便来到了他们身边,小虎长的虎头虎脑,给小家庭平添了无数的欢乐与激动。可是好景不长,虎爸虎妈逐渐发现跟同龄别的孩子相比,小虎有许多许多的“不一样”。目前四岁的小虎说话还不清楚,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并且“你”、“我”代词分不清,并且在说话时常常表现的“目中无人”,不和别人目光对视。小虎和爸爸妈妈也不亲近,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会伸出手让父母抱,也不喜欢他人接近自己,家人叫他的名字经常不作反应,好像没听见似的。在游戏上,他对一般孩子都会特别喜爱的玩具一点都不感兴趣,却喜欢玩圆圆的瓶盖、在眼前反复扭动手指、拨动玩具汽车的轮子,对电视广告、天气预报也特别着迷,时不时还反复念叨这些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但只是机械地重复。小虎似乎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不会与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和过家家的游戏,常常一个人躲在墙角玩布绒小熊,现在还是需要家人喂饭,由家人照料他的大小便和日常生活,并且他顽固地坚持生活环境和方式原样不变,比如吃饭时一定要在固定的座位及用固定的碗勺等,如作变动就会烦躁甚至大声尖叫撞头。唯一让虎爸虎妈高兴的是小虎记忆能力特别好,教他的儿歌会在无意之中完整地哼唱出来,到哪里去走上一趟就记得回来的路。后来虎爸虎妈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经过详细病史的询问及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什么是“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又称“自闭症”,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绝大多数患儿是在2岁半到3岁内起病,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什么原因引起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离我们有多远?

      孤独症谱系障碍目前病因不明,推测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神经生化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高龄产妇、母亲有精神病史都是该病的高危因素。自2000年以来各国报道患病率急剧上升,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报道男:女约为4:1。据2012年WHO统计,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为1%,在近期关于发达国家的统计中,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为1.5%。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社会交往障碍:社交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表现对人缺

乏兴趣,缺乏目光对视,“目中无人”,不会交友,独自嬉玩,不会寻求帮助,依恋关系缺乏,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感情和社会互动的困难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不会说话是来医院就诊的首要原因,

听力基本是正常的。语言使用能力障碍,你我(人称代词)不分;语言刻板、重复,鹦鹉式语言,常不断重复电视广告语言、无交流意义的语言;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等。

      (3)兴趣狭窄或重复刻板行为:主要表现为对重复性较强的单调的事物高

度受限痴迷的兴趣,刻板的行为和重复的肢体动作,对一些特殊物体过分依恋,难以改变的日常计划或仪式化行为,顽固地坚持一些无意义的常规,对感官刺激过于敏感或低敏感等。

另外,约一半多的患儿存在智力低下,其中50%属中、重度低下。但孤独症

谱系障碍与智力障碍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障碍,部分患者在在智能普遍低下的背景下,智能的某一特定方面相对较好,如机械记忆和视觉信息处理方面,有的患者过目不忘或画画上有天赋,我们又称“白痴天才”。患儿还可伴有特异的感知觉反应,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分迟钝或过分敏感。约1/4患儿合并癫痫,多数儿童多动明显,常常来回跑动不知疲倦等。

超过70%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会有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其他病症(共病)。常见的有:智能障碍、强迫障碍、抽动障碍、惊厥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和焦虑、肠道问题、睡眠紊乱、其他如结节性硬化症、苯丙酮尿症、脆性X综合征、Rett综合征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有哪些治疗方法?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该病核心症状的疗法。治疗主要以行为与教育干预和特殊教育手段为主,药物治疗目前仅用于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病及行为问题。早期合理的个性化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通过早期合理系统化干预训练,绝大部分儿童会有不同程度改善,一部分孩子可能获得基本痊愈或基本具备自主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治疗需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和综合性治疗原则。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致残性疾病,但越早干预疗效越好。因此,如果您身边有说话迟、目光对视差、叫其名字反应不敏感、交往差以及有重复刻板的行为的幼儿,建议及时到专科咨询,千万不要相信“说话迟的小孩聪明”这样无助的“智慧”,从而耽误了患儿的康复。

      大部分的星星喜欢聚在一起去点缀着浩渺的宇宙,但总有那一两颗离群的星星却更喜欢顽强而孤傲的去撑起整个夜空。希望大家能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现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的“不一样”的美,去支持和帮助这些“不一样”的折翼天使们。







            


下一篇:人类“第三只眼”、睡眠及情绪的奇妙关系     上一篇:抑郁的女孩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