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长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发布时间:2013-06-05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点击数:93426

    高考即将来临,全国有几百万考生,也许有上千万人的关注。而有不少考生一到考试就感到焦虑、紧张,这种情况会严重的影响到考生考试的发挥,让考试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像高考这样的重大考试,对考生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学会应对考试焦虑的发生。那么,考生与家长该如何避免和应对考试焦虑呢?

     正确的认识考试焦虑

     有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会因考试而感到紧张不安,其中,30%~40%学生表现更为严重,考试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焦虑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学生对学习的认真态度,面对考试,适当的焦虑是健康的、正常的。焦虑在提醒你有重要的事要做,在帮助你更好地完成这件事。也就是说,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高考焦虑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则会产生很多害处。不少学生在考前烦躁不安、过分忧心、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生活节奏紊乱;在考场上由于过度紧张,会出现思维混乱、大脑一片空白等现象,这都是过度焦虑的表现,这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特别的大。

    多种因素导致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1、个性因素:个性敏感、过于内向、行为孤僻的学生,由于其杜交能力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不善与人沟通,遇到问题时压力和抑郁也不容易得到宣泄和疏解,因而焦虑程度高。更容易在高考这样的压力下发生考试焦虑。

   2、心理素质:虽然外部环境有诸多压力因素,但高考焦虑的最直接原因还是来自学生自身。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他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对压力的合理解释和调节能力、以及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暗示的能力。因此,心理素质的强弱是引发高考焦虑症最根本的原因。

   3、期望值过高:有些考生对自己实力把握不清晰,订立了过高的目标,比如模拟考试一定要达到多少分、一定要考上某某名牌大学等不良的心理期待。那么一旦受到挫折,就会自我质疑,丧失自信心,从而一方面可能导致焦虑恐慌,寝食难安,不能安心学习;另一方面可能会让考生制定更加不合理的期望与计划,让自己超负荷运转,造成身体上的损害。

      应对考试焦虑家长要淡定

     高考生家长在离高考的最后几天,一定要注意考前焦虑症的出现,这样不但影响自己,更会影响考生。因此,高考生家长必须对这部分内容认真进行了解,如此,我们高考生家长才能对这些考前焦虑症得到更好的解决。

     家长的焦虑情绪主要有六种表现:一是前怕狼后怕虎心理。比如孩子睡觉的时间早了点,就觉得孩子不够用功,睡晚了又怕孩子身体受不了;下课时间早了,觉得是老师不负责,作业布置多了,又觉得给孩子压力过大;二是问长问短,唠唠叨叨;三是对孩子不信任。老怀疑孩子没有在用功学习,在孩子复习的时候,经常借故到房间检查;四是过于谨慎。把孩子当作国宝一样保护起来,为了避免影响孩子学习,电视不敢看,客人也不敢接待;五是过分教育。找来各种学习方法或者让亲朋好友轮番对孩子进行教育;六是过多购买复习资料,东一榔头西一棒,反而让孩子思维混乱。

     高考生家长焦虑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家长觉得子女的前途对家庭的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常被认为是“输不起的家长”;其次,一些家长存在过分强烈的社会补偿心理。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好的愿望有积极作用,但过于沉重的愿望让孩子背负不起,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第三,家长潜意识里也有一种习惯性的依赖心理。认为养儿防老,孩子如果前途不理想,自己的下半辈子就没了保障;第四,有的家长好要面子,存有不良的社会攀比心理,觉得人家的孩子考重点,我家的也不能差;还有一些本身已经事业有成的家长,却还要求孩子要超越自己。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重复,子女没有义务必须要超越父母。

      家长的焦虑和紧张会对孩子造成不良暗示:孩子们最怕看到父亲焦急的眼光,听到母亲不打句号的唠叨。通过察颜观色他们就能感觉到父母是否信任自己。父母的焦虑情绪往往也会感染孩子,让孩子也出现焦虑。另外,成年人的很多举动、很多表达方式,会潜移默化地被孩子模仿。因此成年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会使家庭气氛变得越来越差。

      焦虑是一种情绪,面对压力我们会产生各种情绪,只有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避免焦虑的产生,才能轻松自如的面对高考。

      考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人体系统在应对考生的高压状态时,也会产生其相应的调节机制,来减轻高考产生的焦虑情绪。其中“梦,哭,笑”就是天然处理情绪的方式。白天面对各种压力,无法释放的焦虑情绪,在夜晚通过做梦的方式释放缓压。梦是人体系统很好的代偿调节方式。当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不能及时释放,就会越积越深,最终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当你非常难过时,不妨大声哭泣,把痛苦转变为泪水挥发出去。当你很开心时不妨大声笑出来,给自己一个正能量的暗示。但如果过分焦虑,机体就会失代偿,通过人体的自然调节方式不能完全稳定焦虑情绪。这时就需要考生寻求其他的调节情绪的方式了,不同的人减压的方法不同,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消失,只能转化。正面的情绪直接滋养生命力,负面的情绪是改变的动力。除了天然处理情绪的方式,还有下列几种方式:

     1、通过语言文字缓解压力。这是最好最方便的释放情绪的方法。(1)说出来:当你心情烦闷时,不妨向你知心的朋友诉说,把内心的苦水毫无保留的倾倒出去。有研究表明,当你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另一人,那么你的苦恼就减轻一半了。(2)写出来:把你无处释放的负面情绪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现在流行的微博是青少年的福音。(3)画出来:你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中所表达的,也能释放你的情绪,减轻内在压力。

      2、把负面情绪转化为动能。这是最常用的考试焦虑的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劳动,放松训练,登高望远等来调节情绪。这些活动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增强意志,同时可增加深睡眠,增加记忆蛋白合成,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同学心情焦虑时转化为动能的表现形式为打人毁物,这就不合理了。我们释放负面情绪时以不对他人和自己产生伤害并被社会所接受,这样的行为才可以持续。

      3、把负面情绪转化为声能。如唱歌,大声喊叫等方式可使人们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注意你的行为不影响他人并被社会接受。

      4、情绪就是情绪,没有对与错。情绪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是情绪的主人。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事情,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别人的情绪可以和我的不一样。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情绪。你不用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任何人的情绪的主人都是自己,都应给学会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减轻焦虑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焦虑情绪,是因为其内心缺乏安全感。家长在关心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维护他们的安全感。那么如何才能给予自己孩子安全感呢?在高考即将来临时,家长要做到“三不要”:1、日常的言行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2、在别人面前不要批评、指责、侮辱自己的孩子。3、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焦虑情绪。你的焦虑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更加焦虑。作为家长不仅要加强孩子的饮食营养,更要加强孩子的心理营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认可、肯定自己的孩子,让他感觉自己做的很好。更要多加赞美鼓励自己的孩子,孩子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你的赞美可以重拾孩子的自信心。

主任医师   李业平


下一篇:夏季如何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上一篇:拒绝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