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抑郁障碍
小王的奶奶今年68岁,前不久她来我院咨询,说最近她奶奶天天晚上不睡觉,想带来我院看睡眠门诊。后仔细询问得知她奶奶已有不少时间了,大约三个月,开始时是入睡困难,后几乎整夜难眠,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辗转不宁,烦躁不安。白天整日无精打采的,常常说“没意思,心里难受”,整天担心家里即将遭遇不幸,将大难临头,为此惶惶不可终日。对家里一切事情均无兴趣,家里孩子去看望也打不起精神。同时还天天述说身体到处不舒服,以腹部不适为主,腹痛、腹胀及便秘,不思饮食。曾经带到中医院看消化内科,服用中药无明显改善。近几天更严重,称自己活不下去了,有严重的自杀念头。后建议到我院检查发现其已罹患老年抑郁障碍,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现已完全康复。
抑郁障碍是老年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但患病率各国报告不一。国内资料表明,老年情感性精神病患病率为0.34%,这一数字显著低于国外数字。国外资料表明,老年人群自杀死亡的比例比自杀企图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孤独和歧视、生死离别和躯体疾病是主要的原因。
老年抑郁障碍最近受到广泛的重视,除了具有青壮年抑郁障碍的一般临床特征外,尚有其特征性症状。老年患者除有抑郁心境外,多有突出的焦虑烦躁情绪,有时也可表现为易激惹和敌意。精神运动性抑制和躯体不适体诉较年轻患者更明显。因思维联想明显迟缓以及记忆力减退,可出现较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类似痴呆表现,如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和判断能力下降,国内外学者将此种表现称之为抑郁性假性痴呆。躯体不适体诉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常常纠缠于某一躯体主诉而反复求诊于各综合医院门诊。
总结老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有阳性家族史者较少,神经科病变及躯体疾病所占比重大,躯体主诉和不适多,疑病观念较多;体重变化、早醒、性欲减退、精力缺乏等因年龄因素变得不突出;部分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会以易激惹、攻击、敌意为主要表现;失眠、食欲减退明显,情感脆弱,情绪波动性大。概括起来说下列症状在其临床表现中显得较为突出:1.疑病症状:若老年人对正常躯体功能过度关注,对轻度疾病过分反应,应考虑到老年抑郁障碍的可能。2.焦虑、抑郁和激越 。3.症状隐匿(躯体化症状):许多老年人否认抑郁症状的存在而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因而情绪症状很容易被家人忽视,直到发现老人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时才到精神科就诊。4.行为迟滞。5.抑郁性假性痴呆。6.自杀倾向: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孤独、罪恶感、疑病症状、激越和持续的失眠等。7.妄想: 在妄想症状中,疑病妄想和虚无妄想最为典型,其次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贫穷妄想及罪恶妄想。
老年抑郁障碍是一种可治疗性精神疾病,及早识别、正确诊断、有效治疗以后,多数老年患者是可以较快摆脱疾病的痛苦,恢复社会功能,重新开始有质量的晚年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