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肠道传染病防治小常识

发布时间:2012-09-20   作者:本站   来源:医院感染科   点击数:94063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以及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2.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细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健康人不注意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细菌和病毒就可经饮用水、食物、污染的手或密切接触病人等途径,经口腔进入体内,也就是粪口传播途径。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在胃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临床一系列症状,同时又经粪便排出病原体再传给别人。

 

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四、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措施有: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也可在当地接受相应疫苗的预防性接种,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要注意及早发现、隔离病人,并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在治疗用药方面要避免“五个误区”。一避免滥用抗生素;二避免滥用止泻药;三避免滥用止痛药;四避免频繁换药;五避免过早停药。科学的服药方法是症状全部消失后,还需继续用药2-3天。


下一篇:如何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上一篇:受刺激后怎么办?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