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健康促进

第38个世界无烟日——拒绝烟草诱惑,对第一支烟说不

发布时间:2025-05-29   作者:   来源:医院感染管理科   点击数:110

图片1.png

      一、所有烟草制品都是有害的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数百种为有害物质,至少70种为致癌物。只要吸烟就会危害自身健康,同时也会对暴露于烟草烟雾中的不吸烟的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图片2.png

      1.低焦油≠低危害:“低焦油”卷烟同样也有危害,这是因为:
      ●焦油含量降低不表明其他致癌物含量也降低;
      ●机器测试的焦油含量并不能等同干实际吸烟过程中焦油摄入量。
      ●吸低焦油卷烟的吸烟者常常会存在“吸烟补偿行为”,会吸得更深、更多。
      2.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使人成瘾:

图片3.png

      ●人类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尼古丁的作用下,会分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让人产生“愉悦”感。吸烟的人如果减少烟量或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浓度会迅速降低,吸烟者无法继续体验“愉悦”感并产生戒断症状,这会让人产生对吸烟的渴求,吸烟者最初都是从一支两支烟开始,结果会越吸越多,最终进入烟草依赖的恶性循环。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该疾病的编码为F17.2。
      二、吸烟危害健康
      1.吸烟引发各种心脏病
      吸入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承受能力减弱等,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许多心脏疾病开始发生。
      2.吸烟影响口腔健康
      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大量吸烟会形成毛舌,使食物残渣滞留。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加剧口臭,经常抽烟还会使牙齿变黑变黄。
      3.吸烟对肺部的损害
      抽烟产生的有害物比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当抽烟时这些毒素会随着烟雾进入肺部、使肺部无法正常的进行生理活动、进而发展成各种肺部健康问题。
      4.加速衰老
      吸烟降低人皮肤的血液循环,使吸烟者的上眼皮或下眼皮呈直角放射,脸颊和下颚有很深的皱纹,使人过早衰老。
      5.二手烟的危害
      抽烟时吹出的烟雾可散出大量的刺激物,其中至少有四十种在人类或动物身上可引致癌病。在抽烟者停止吸后,这些刺激物仍能停留在空气中数小时,可被其他非吸烟人士吸进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使用电子烟存在健康风险
      ●绝大多数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可以使人成瘾。
      ●研究证据显示电子烟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影响胎儿发育。
      ●使用电子烟可能致人更容易使用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
      1.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发病风险越高

图片4.png

      吸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每两位吸烟者当中就有一位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
      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
      2.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

图片5.png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草销售网点。
      ● 烟草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
      3.青少年控烟核心信息

图片6.png

      四、我们该怎么做?
      对于吸烟者:
      1.自己制定一个停止吸烟的计划,并下决心严格遵守;
      2.扔掉所有的烟缸、烟和打火机;
      3.多喝水,上班(课)时也要准备好水;
      4.加强体育活动;
      5.用原来买烟的钱去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
      对于不吸烟者: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都能增强身体的抗力;
      2.在无法避免二手烟的情况下,佩戴口罩可以减少吸入二手烟的量;
      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烟雾吸入后,导致身体里过多的氧化反应,而水果蔬菜含有抗氧化剂。
      戒烟之路虽不易,但每一步的坚持都是向着更美好未来的迈进。2025年的世界无烟日,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人、朋友以及所有无辜受烟草危害的人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清新、健康、无烟的环境。

图片7.png



下一篇: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     上一篇:全民营养周——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