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健康促进

关于结核病:你需要了解的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25-03-20   作者:   来源:部分内容来源健康界社区   点击数:63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结核病虽然可怕,为终结结核病流行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规范治疗它,就能有效控制它的传播。希望这些科普知识能帮助到大家,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结核病的威胁!

图片1.png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于感染了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要攻击肺部,但也能波及身体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脑膜等。
      二、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产生感染。在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的情况下,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
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例如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糖尿病患者。另外,生活贫穷、居住拥挤、营养不良者感染。
      三、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症状多样,轻重不一,有些病人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肺结核是常见的症状: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就应该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此外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热、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如何治疗结核病?
      早期:早诊断、早治疗
      联合:联合二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药物治疗
      适量:适当的药物剂量
      规律: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
      全程:完成全疗程,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五、如何预防结核病?
      1.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这是预防结核病的第一道防线。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多通风。
      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4.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他们病情活动期。
      六、肺结核病人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
      2.咳嗽打喷嚏时,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3.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去,应佩戴口罩。
      4.居所要多通风。
      七、学生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1.及时向老师报告,不隐瞒病情。
      2.休学治疗,避免传染给学校其他同学。
      3.治愈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复学证明可以复学。
      八、接触过结核病人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1.健康人感染了结核菌后,不一定都会发生结核病。
      2.受结核菌的数量、毒力,身体抵抗力高低影响。
      3.当抵抗力降低,平衡打破,有可能发展为结核病。
      4.受感染的人一生中约有10%的机会发展为结核病人。
      九、肺结核病人治好后还会传染给别人吗?
      对药物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按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疗程后,痰里面查不到结核菌了,就没有了传染性。
定期复查,观察身体的恢复情况。
      十、如何早期发现肺结核?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咳嗽、咳痰超过2周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应该做定期体检:
      1.跟肺结核病人接触密切的人;
      2.糖尿病病人;
      3.长期使用激素、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等。
      4.健康人每1-2年做一次胸部X线检查很有必要。
      十一、治疗结核期间,药物怎么服用才合适?
      1.空腹服用:抗结核药物一般建议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以提高药物吸收效果。
      2.特殊情况:如果空腹服药引起胃肠道不适,可在医生建议下改为餐后2小时服用。
      3.一次性服用:不建议分次服用,一次性服用可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增强杀菌效果。
      4.送服方法:用温开水送服药物,避免用茶水、牛奶或咖啡等饮料。
      5.药物反应: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需定期检查并及时就医。
      十二、如果漏服了结核药物,应该怎么办?
      漏服药物是常见的问题,但处理方法很重要:
      1.尽快补服:如果发现自己漏服药物,且距离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4小时,应立即补服。
      2.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如果距离下一次服药时间不足4小时,则无需补服,按照原计划正常服用下一次药物即可。
      3.避免加倍服药:不要试图通过加倍服药来弥补漏服的剂量,以免增加药物副作用。
      4.特殊情况:如果漏服的是贝达喹啉(一种抗耐药结核药物),在治疗的第1~2周内漏服一次,可跳过漏服剂量,继续正常给药方案。
      5.长期漏服需重视:偶尔漏服一次通常不会导致耐药,但如果频繁漏服,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耐药菌产生。
      6.建议:为了避免漏服药物,可以设置闹钟提醒,或使用分装盒提前准备好每日所需药物。如果经常漏服或有其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指导。
      十三、肺结核在治疗多久后,传染性会下降?
      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通常在开始规范治疗后的2周内会降低。经过2个月的强化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传染性会明显下降。不过,要完全确定患者无传染性,还需结合痰检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传染性降低的时间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并定期复查。


下一篇:别让体重秤“欺骗”了你     上一篇: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