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网络课堂

第129课 饮酒“杂谈”

发布时间:2020-05-09   作者:副主任医师 杨永春   来源:院感办   点击数:92294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正因为中国有悠久的制酒、饮酒以及伴随的“酒文化”,导致国人一直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遇乐事,当浮一大白”为喜好,并为大众所接受。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群众都分享到了改革的成果,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因此,酒类的消费一直呈现着增长的趋势。然而,针对饮酒这个看似极其普遍的行为,会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影响又会有多大呢?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的精神科大夫,我来细细和您聊聊。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饮酒饮出“精神病”的案例:患者黄某某,男性,52岁,饮酒30年。从初始和朋友少量社交性饮酒,饮啤酒,黄酒,到独自饮酒,饮高度数白酒,再到无佐菜空饮白酒。这段过程,黄某某用了十年的时间。此后家人终于觉得其表现“越来越不正常”了。其从事的职业是机械维修,饮酒前大家公认“有两把刷子”。然而,这位大家信任并且尊重的“黄师傅”,工作表现越来越差,迟到早退不说,检查维修机械的时候还被发现偷偷喝酒,被没收酒瓶后,竟然颤抖的无法工作。除了隔几个小时不喝酒就会“颤抖”外,老黄越来越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整天邋里邋遢,满嘴酒气不说,更是出现了明显胡乱怀疑的情况,开始怀疑自己三十年的结发妻子,总是认为她对自己不忠,甚至发展到动手打妻子的程度。家人终于认为其“精神上出了问题”强行送到精神专科医院后,医师果然给出了“酒依赖”“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从而坐实了黄某某因为长期饮酒,终于饮出了精神疾病的事实!

    酒精作为一种精神活性物质,适当的饮用,会让饮酒者出现飘飘欲仙的感觉,并且能活跃餐桌的气氛,这也是大众对此喜好的缘由。然而,大众所不知道的是,酒精对于人体危害是很大,去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质,足以说明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饮酒会导致什么样的精神障碍?具体表现又是什么?我想这也是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种精神活性物质,酒精具备像香烟和毒品这些物质一样的特征,成瘾。也就是说,只要你“坚持不懈”的饮用,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离不开它了。从开始的隔上几天不喝就想喝,慢慢就会发展到隔上两餐不喝,就全身不舒服。再发展到像前面说的黄师傅那样,一段时间(可能只要几个小时)喝不到酒,就会出现全身“颤抖”的情况。这时候,喝酒已经是成瘾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喝酒可以不用任何佐菜,清早起床就要来一杯。为了喝酒,撒谎、旷工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出现了这样的表现,精神科医师就会告诉你,你已经产生酒精的躯体依赖了,也就是所谓的“酒依赖”。这样的情况,如果仍然听之任之,饮酒者的记忆力会下降,人格会改变。慢慢变得多疑,有部分饮酒就会出现如同黄师傅那样的表现,胡乱猜忌到了妄想的程度,有人还会出现幻觉症状,即听到一些不存在的声音,或者看到一些没有的东西等等。这就是“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想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长期饮酒对自己身心会造成很多严重伤害的事实了吧。所以,提倡少饮酒,合理饮酒,我想才是中国“酒文化”正确的发展及传承方向。

    珍爱生命,合理饮酒!



下一篇:第130课 调整心态,积极应试     上一篇:第128课 聊聊----- 应激相关障碍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