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健康睡眠 远离慢病——写于2017年“世界睡眠日”

发布时间:2017-03-20   作者:本站   来源:主任医师 李江涌   点击数:92866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世界睡眠日”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睡眠对我们来说似乎还从来没有上升到要把它专门作为一个日子来讨论的高度。
    睡眠质量的好坏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2017年世界睡眠日的活动主题:“健康睡眠,远离慢病”。
    长期患睡眠障碍,将导致人体生理机能紊乱。医学专家指出,有为数不少的高血压病人和心脏病患者是由于睡眠不好引起的;还有一些慢性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病等以及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慢性病均与睡眠障碍有关。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2010年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失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的程度与失眠的严重度及时间长短有关。轻微或偶发性的短暂失眠,对工作或学业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持续睡眠时间低于生理的需要(约六至八个小时),达两、三天以上,由于生理上有补足睡眠的需求,会造成立即且明显的影响。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注意力、专注力、精细操作能力、高智力思考及记忆力,学习效率及创造性思考力也会显著减退。
    人体长期睡眠不足或处于紧张状态,会使神经内分泌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病理解剖发现,长期睡眠不良者的血管硬化明显,口径变窄,严重影响供血而使一些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机体的各类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从而对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对睡眠的科学认知,符合科学的健康睡眠是保持旺盛精力和充沛体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通常很重视个人的某些能力,如工作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等,却忽视个体面对各种逆境时的主动调控能力。形成工作能力强,而心理脆弱;意志坚强,而睡眠被剥夺,这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此,应对广大民众进行睡眠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教,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也是设定“世界睡眠日”的根本目的,让公众认识到躯体健康应从良好睡眠开始,健康的睡眠对于慢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一篇:精神“太好”也是心理疾病!     上一篇:失眠是一种病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