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婚前恐惧 做幸福新人
小雯29岁,男友小她2岁。男友前段恋情,因前女友逼婚而导致分手。他们恋爱三年多来感情一直很好,小雯知道他的禁忌,所以从不提结婚的话题。
男友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但工作总是在各个装修公司之间跳来跳去,一直不太稳定。他个人也开过设计工作室,但以失败告终。在大部分时间因为接不到单子,他就无所事事。
5月份开始,身边的朋友陆续的踏入婚姻殿堂,从最后一对密友结婚的那天起,他的精神就差了起来。对小雯也有意的冷淡,他说自己事业没起色,技术水平不高,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前途。现在要面对结婚买房,压力很大。
前些天,小雯母亲电话里再次问到他们结婚的打算。小雯便吱吱唔唔搪塞过去,坐在旁边的他也听到了,只是抽烟,沉默不语。昨天早上,被楼下结婚的鞭炮声音吵醒,很喜欢睡懒觉的他再也睡不着了,脾气变得暴躁,说他感觉不到小雯爱他,不能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理解他的压力。
面对他越来越坏的脾气,小雯不知道该如何劝解了,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一样能为他付出爱,小雯现在非常迷茫,如果他一直这样不成熟,等待是不是值得?
心理点评:
我能感受到小雯内心的无助与矛盾,放弃三年的爱情不舍,继续交往又感到诸多的困难:家人的催促,遥遥无期的等待,加上男友情绪的反常,这些都以超出你的掌控范围,让小雯无法应对。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男友为何恐惧婚姻?这我无法得知(这与他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关),但我们能感觉到:婚姻让小雯的男友感到压力,特别是买房的压力,这能激活他的无能感。他内心需要别人对他的认同:几年来他频繁的换工作,开设计工作室,一直都很努力,想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寻去他人与自我的认同。而事业的失败,朋友的结婚,甚至别人婚礼礼炮声都深深的刺激他,在诸多的失败面前,男人的无能感完全占据其内心,情绪的反常也是必然的。他不提结婚的事,并不代表他不爱小雯,也许他是觉得没有能力给小雯衣食无忧的生活。
每位女性都有潜在的母性特质,特别是在比自己小的男性面前更能激发母性的一面,对男友的过度迁就和包容,像一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很多社会功能,所以对男友这份包容的爱不但加深了他的无能感,也让自己得不到美满的婚姻,适时的跟他提出些合理的要求,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未尝不可。
做为心理医生,我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宜做决定。不妨换种相处模式,看看是否会有转机:
1、重新定位自己。将自己从一位母亲样的女友角色拉回到他内心真正意义上知心爱人的角色中来,多与他沟通,听听他的烦恼,他的压力,不需要替他解决他的烦恼和压力,心灵的陪伴比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要好的多。
2、多赞美他。增加他的自我认同感。凡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二面,多看男友行为积极的一面,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加他的自信,比替他总结失败的经验要好的多。
3、记下那些让自己感到担忧的事,特别是让自己担忧的思维内容。担忧是一种焦虑情绪,而焦虑有分现实的焦虑与想象的焦虑,简单的说现实的焦虑是客观存在的,人人都会有的,比如:八点上班,你7﹕50还在家,你担忧会迟到,可以说这是客观存在的担忧,而想象的焦虑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也许是一个人独有的,比如:30岁不结婚我以后就再也嫁不出去!我们人处在困境中时,对现实和想象的焦虑区分度会下降,记下那些焦虑的事件和思维,让自己有一个冷静的思考空间,不要让那些想象的焦虑思维主宰自己的行为。
4、阅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心态是可以改变的,阅读可以增长知识,知识可以改变认知,多看些心理书籍可以提高人的自我觉醒意识,更多的了解自己和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