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导致社会角色混乱
专家解析
“认同”导致社会角色混乱
白女士虽然人到中年,行为却保持在少女阶段的这种心理现象可以称之为“少女情结”。
白女士的“少女情结”是“认同”问题导致的社会角色混乱,具体而言就是,虽然人到中年,她的心理年龄仍然停留在青春期,一部分心理成份甚至退行到童年。
所谓认同,是一个人通过模仿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观、规范和外在表现,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心理过程。婴儿出生之后,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不断地向外界认同而建立自我。
这种认同过程在青春期会发生一个大的转变,因为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生理变化的刺激和社会文化要求的双重作用使青春期的个体处于人生的震荡期,原先建立的价值体系可能会被颠覆。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以下问题:分辨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什么是过去的我、什么是现在的我,以及回答我是谁,我要做什么等人生课题。所以青春期是一个寻找身份认同的时期。身份认同找到了,就是形成了凝固的、稳定的、有持续性的自我。这样才能顺利地进入到成人期。
白女士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分不清楚什么是过去的我、什么是现在的我,以及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她给人的印象是不合时宜,在工作中开不恰当的玩笑,总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少女的形象出现在正规的场合。可同事是外人,没把白女士当成小妹妹来宠爱。在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以后,这个快人快语、活力四射“小姑娘”的情绪就会跌入低谷,深感委曲与不解。她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这种不合时宜,这是因为她生活在一个错位的时空之中。
显而易见,白女士在青春期的认同转换过程中发生了障碍。究其原因,不得不考虑到她在童年期的家庭教养。父母兄长的溺爱与放纵养成了她“小祖宗”的性格。可以推测,一方面,这个“小祖宗”是难以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的,这可能会影响她与同伴的认同。另一方面,这个“小祖宗”也无法去欣赏和崇拜一个重要他人,比如说某个老师,通过向这个老师或这个老师喜欢的人去认同,而建立自己的身份角色。所以,她可以认同的对象可能只是她的家人,而我们知道,在她的父母兄长的眼中,她永远只是一个小女孩。因此,她无法完成青春期向成人的转变,她仍然停留在青春美少女的幻想之中。
我相信,白女士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希望她既能保持天真活泼的性格,又能在工作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我也希望白女士能抛弃幻想,接纳自己是一个有魅力的成人,以成人的思维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绝非易事。她的改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一方面是她的同事和领导,另一方面是家人。当然,心理咨询师也是不可忽缺的重要他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可以通过向咨询师认同而完成她长大成人的角色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