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睡眠日 中国主题——“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
进入21世纪,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睡眠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重要生理活动,是人体自我修复的必要过程。良好的睡眠可促进脑功能修复,巩固记忆,促进体力与精力的恢复,减少失误、提高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健康,延缓衰老;同时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减缓罹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可能。良好睡眠是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WHO资料,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我国有各类睡眠问题的人更是高达38.2%,而且睡眠问题渐有年轻化的倾向。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在全球发起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2014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交通出行工具日趋现代化,人流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驾驶人员逐年增加。安全出行、安全生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高度关切的问题。曾有一项城市调查显示,有25%的被调查驾驶员感觉疲劳,其中有10%的驾驶员表示当天开车中有过打瞌睡,有51%的被调查驾驶员表示他们在开车中曾经打过瞌睡。疲劳构成了驾驶安全中的一个很大危险,危险之大,如同酒后驾车。驾车时瞌睡,认知、判断、操作能力降低或丧失,极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导致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给无数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伤痛。另有研究发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汽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是正常人的7倍;睡眠呼吸障碍造成的警觉性下降还经常导致从事机床操作、火车和飞机驾驶等事故的发生。
考虑到健康睡眠与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关系如此密切,设定这一主题就是倡导全社会关注睡眠,科学管理睡眠,保证健康睡眠,以确保驾驶人员、特殊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有良好的睡眠,杜绝疲劳驾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另外,在今年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与有关单位合作还于3月16日发布了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超过三成(36.2%)居民的得分低于及格线(60分),睡眠质量不及格,同时公布的睡眠状况十大职业排行中,教师、公务员最好,而媒体人最差,护理人员较差。
显然,睡眠问题是当今一个较突出的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重视。
副主任医师 王道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