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网络课堂

第六十一课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发布时间:2014-08-22   作者:本站   来源:院感科   点击数:93922

   芜湖四院近几年来连续对社区开展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培训班培训以及精神疾病公共继教,深受基层社区全科医师的好评。本人有幸担任授课老师,课后有医师向我咨询,说他们社区有一位中年患者常年在各大医院门诊就医,也经常到他们社区医院开药检查,总是说自己“中上腹反复疼痛有2年余”,在各大医院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与疼痛相关的躯体疾病及器质性病变,服用过多种药物均无明显起色。我随后建议这位医师让患者有时间到芜湖四院来看门诊,经过精神科医师评估和相关的心理检测来确定有无精神疾病。

   一周后患者如约而至,56岁,2年前退休在家,在一次搬重物时腹部不慎被撞击,随后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不典型,有时是胀痛、有时像针刺样疼,部位较固定,每次疼痛持续约数小时,能耐受,但有时疼痛严重时就感觉活着没有意思,也不愿出门,为此在家反复向家人陈述,从无消极行为。曾多次在芜湖及外地各大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就诊,多次做心脏超声、头颅CT、脑电图均未见异常,多次胃镜检查结果均为“浅表性胃炎”,先后服用多种药物有时仅短暂缓解,数天后反复,有时在社区开止痛药片治疗。精神检查中接触交流合作,思维连贯,自诉病情,主诉持续的中上腹部疼痛,反复检查未见能够解释疼痛的器质性病变,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尤其解释疼痛导致不能入睡和醒转,自知力全。诊断: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予以药物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主诉之一,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共识:疼痛是继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后第5大生命体征。尽管疼痛症状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人们对于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这一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甚至直至今日,对其认识及诊断也仍在改变之中。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亚型,其临床特征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疾病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疼痛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身体各个部位的持久的疼痛,使患者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但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引起这种持久的严重疼痛症状。疼痛可位于体表,也可达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疼痛性质可为钝痛、刺痛、酸痛以及胀痛等;疼痛累及部位以头部、四肢最为常见,其次为胸、腹部,肩部、背部等。疼痛患者常常感到抑郁、焦虑、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

   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10)中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诊断标准:以持续的、显著的和令人痛苦的疼痛为显著特征,疼痛不能完全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解释,疼痛的发生与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有关,并足以得出它们是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结果通常导致个体的或医疗的支持和关注显著增加。发生在抑郁发作或精神分裂症病程中的疼痛不属于此。

   作为精神科医师遇到慢性疼痛患者,首先应区分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疼痛,通常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给予明确。此外,心理评定量表同样可被用作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客观和量化地评估疼痛症状。

   在治疗方面目前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芜湖四院有开放式病房和新近开设的心理病房,均能很好的帮助患者摆脱疼痛苦恼,恢复社会角色和功能。                      

主任医师  李江涌


下一篇:第六十二课 对失眠认识的几个误区     上一篇:第六十课 浅谈精神病人孕期用药知识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