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睡眠障碍
发布时间:2009-09-30 作者:本站 来源:院感办 点击数:95634
睡眠质量对健康的影响较睡眠时间更为重要。睡眠障碍通常分为四大类: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失眠)、白天过度睡眠(嗜睡)、24小时睡眠—觉醒紊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中异常活动和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
一、失眠症
失眠症是指睡眠的启动和维持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状况。失眠有多种形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再睡困难、醒后不适或疲乏感,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一) 失眠的原因
1. 急性应激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过性兴奋、思虑、精神紧张、近期居丧、躯体不适、及睡眠环境改变、时差反应等。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失眠持续1个月以上就转变为慢性失眠。
2. 药物引起的失眠。
3. 心理性失眠是由于过度的睡眠防御性思维造成的。常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入睡困难,担忧,以至思虑过度、兴奋不安或焦虑烦恼。
4. 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如躁狂症因昼夜兴奋不安而少眠或不眠以及抑郁症导致的早醒。
(二)治疗
治疗失眠,不能单纯依靠安眠药,而要医患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主要包括消除病因、正确理解失眠、坚持执行治疗计划。
1. 认知疗法:该方法主要是提高患者对睡眠的正确认识及减少睡眠前焦虑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 行为治疗:这是一系列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睡眠节律、克服睡前焦虑的行为调整方法。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下一篇:第十课 进食障碍 上一篇:第八课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一、失眠症
失眠症是指睡眠的启动和维持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状况。失眠有多种形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再睡困难、醒后不适或疲乏感,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一) 失眠的原因
1. 急性应激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过性兴奋、思虑、精神紧张、近期居丧、躯体不适、及睡眠环境改变、时差反应等。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失眠持续1个月以上就转变为慢性失眠。
2. 药物引起的失眠。
3. 心理性失眠是由于过度的睡眠防御性思维造成的。常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入睡困难,担忧,以至思虑过度、兴奋不安或焦虑烦恼。
4. 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如躁狂症因昼夜兴奋不安而少眠或不眠以及抑郁症导致的早醒。
(二)治疗
治疗失眠,不能单纯依靠安眠药,而要医患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主要包括消除病因、正确理解失眠、坚持执行治疗计划。
1. 认知疗法:该方法主要是提高患者对睡眠的正确认识及减少睡眠前焦虑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 行为治疗:这是一系列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睡眠节律、克服睡前焦虑的行为调整方法。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