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最新新闻

患者说:五年坚守,终迎新生—— —位"老病号"在我院康复科(十六病区)成功康复

发布时间:2025-07-09   作者:赵慧 黄焱   来源:康复科(十六病区)、宣教科   点击数:137

      患病前我是一名检察官,2019年8月转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华人策略celue)康复科(十六病区),直至2025年1月,接过女儿递来的出院通知书,双手止不住颤抖。五年零一个月,一千八百多个日夜,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望着病房里的阳光与熟悉气息,医护人员的身影浮现眼前,泪水夺眶而出。
      起初,我总被午夜12点的脚步声惊醒,后来才知是夜班护士查房。她们轻步低语,留意着每位患者的状况——谁爱踢被子、谁情绪不佳、谁需多补水。五年来,这规律的脚步与温暖的声音,成了最安心的催眠曲。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苦涩难耐,还有患者抗拒用药。护士们便在药车里备上陈皮,让怕苦的患者服药后含一片;每周定期开展健康宣教,讲解服药的重要性与药物作用,这些"甜味剂"让药杯有了温度。
      住院多年,对病房熟悉却对外部世界陌生。每周的康复活动和"户外活动日"最让人期待:手工艺、体育锻炼、生活自理训练、趣味游戏等丰富多样。我参加农疗小组,护士和我们一起学习种植,在小院子里种下瓜果。医护团队还为我们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开设智慧生活康复小组,教我们用电子产品。记得三年前的秋天,奚医生指着桂花树说花开得香,阳光拂面的感觉至今难忘。
      深夜护士站的灯总亮着。我发高烧时迷糊不配合治疗,科主任丁木兵总等我熟睡才下班。有病友受幻听妄想折磨自伤,主任多次调整方案,护士长加入夜班组和护士轮流守在床边,做心理治疗、陪聊天、放影音、擦身体,直至其痊愈。
      我喜欢看书、听广播、看新闻,病房阅览室能让我安静读写,医护人员也会耐心听我分享新闻趣事,他们的目光里满是尊重与包容。
      收拾行李时,赵护士长送来一个袋子,里面有我的生活用品、出院指导、康复注意事项,还有参加活动的照片,背面是他们温馨的祝福。
      特别感谢十六病区的医疗团队,留下电话号码让我随时咨询。站在医院门口回望,曾经漫长的日子都化作不舍。这五年,我见证了护士从生涩到娴熟,医生鬓角添了白发,更懂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意。那些曾被抱怨的叮嘱、深夜的奔跑声、白大褂里的压舌板,都是珍贵的生命馈赠之物。
      如今,我带着重获的新生,挺直腰板走出这里。深知身后的他们,正转身投入新的守护—这正是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团队的专业担当。作为区域内精神医疗领域的标杆,这里的医护水平让我真切体会到:从精准的用药方案调整、个体化治疗计划制定,到前沿康复技术的应用,无不彰显专业实力;而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医护人员更能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化解抗拒、用专业的康复指导帮助我们重建信心。

11.jpg


下一篇:筑牢家风堤坝,守护健康身心——我院行政第一党支部开展专题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     上一篇:匠心筑梦展风采 精业笃行促发展——第二届芜湖市精神科医师职业技能竞赛圆满收官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