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最新新闻

患者说:抑郁症治疗中心——我走出黑暗的灯塔

发布时间:2025-06-24   作者:黄焱 晋婷婷   来源:宣教科、抑郁症治疗中心(四病区)   点击数:203

      6月13日上午,我攥着锦旗站在安徽省首家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抑郁症治疗中心(四病区)病房门口,掌心的汗把缎面浸得发潮。爸妈一左一右护着我,这场景和半年前住院时截然相反——那时我蜷缩在担架上,胃里残留的药片还在灼烧,满心只盼着这场煎熬早点结束。
      我是一位17岁的学生,近一年来情绪不稳定,反复多次想自伤,时而流泪,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这次住院更是因为在家吞服过量药物,经门诊人工机械洗胃,补液,促排等治疗后送入病房。
      记得刚进病房那天,消毒水的气味刺得鼻腔发酸。北京派驻专家、抑郁症治疗中心胡晨主任带着医护团队查房,我把脸转向墙壁,像只受惊的刺猬竖起浑身尖刺。直到某天深夜,值班医生发现我在走廊游荡,她没问任何问题,只是递来杯温热的牛奶,陪我在长椅上坐到月亮偏西。从那天起,那些闷在心里的委屈像决堤的洪水:堆积如山的试卷、和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刀片划开皮肤时短暂的解脱感……我终于敢把最黑暗的角落摊开给人看。
      这里的治疗像是把破碎的我重新拼合。每天清晨的正念冥想,让我学会和焦虑共处;团体治疗课上,听着病友们相似的挣扎,原来我从来不是孤岛;心理治疗老师一次次约见爸妈,帮我们架起沟通的桥梁。当某天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康复训练课的手工活动,意识到原来活着还有这么多值得期待的瞬间。
      出院那天照镜子,镜子里的女孩眼睛有了光。现在的我依然会有低落时刻,但我知道该怎么和情绪对话,知道父母房间永远亮着等我的灯。这面锦旗上绣的不只是感谢,更是我从深渊爬回人间的脚印。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一针一线绣进锦旗,所谓的“心灵感冒”终于等来了它的解药说明书。

11.png


下一篇:我院心理专家赴赣州蓉江新区开展家庭治疗专项培训     上一篇: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赋能精神卫生发展——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第七场专家行活动圆满收官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