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医路·对话未来”——我院召开考研与就业经验分享会
为帮助2022级精神医学专业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做好升学与就业准备,我院临床学院班主任杨萍老师携班长李家肇、学习委员隗羽洁邀请在芜湖四院实习的2名2020级直系学长,为蚌埠医科大学芜湖临床见习班30名同学举办“逐梦医路·对话未来”经验分享会。会议围绕考研备战、职业选择与职场适应等话题展开交流。
考研经验:科学规划与心态调整是关键
已被蚌埠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录取的徐加影从个人情况、院校选择、备考经验和复试经验四个方面展开。徐加影从备考策略切入,强调“精准定位目标院校”的重要性。“精神医学考研方向多元,临床型硕士侧重实践,科研型则需强化实验能力。建议结合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导师团队。”她提醒学弟学妹关注近年院校招生政策变化,并分享了高效管理备考时间的科学规划和备考推荐资源,引发同学拍照记录。最后,徐加影引用老师徐涛的话:“在人生不同阶段,面对的主次矛盾各种不同,既然在现阶段我们选择了考研,那么前途与我们而言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矛盾。”勉励同学们勤奋努力,勇敢追求梦想。
就业指导:多元赛道与核心竞争力
在就业经验分享环节,已被嘉兴市某医院录用的魏佳乐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首先打破了“学医必进医院”的固有认知,精神医学专业具有多元就业方向。医院临床方向,通过规培进入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逐步晋升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他建议尽早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规培期间争取参与疑难病例讨论,积累临床经验;科研高校方向适合热爱学术研究的同学,需要攻读博士、博士后、高校教职或研究所,或加入脑科学、神经影像等交叉学科团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对口岗位有卫健委心理健康处、疾控中心精神卫生科、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等,需要关注各地招聘信息,积累公共卫生政策知识。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学硕专硕选择”“基层医院与一线城市岗位如何抉择”“人工智能对精神科的影响”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学长学姐代表结合政策趋势与个人经历逐一解答,强调“终身学习”是应对行业变革的核心能力。
“分享会让我意识到精神医学的就业前景比想象中更广阔,学长学姐提到的考研和招聘资源我会马上关注!”--全体同学均表示通过本场分享会学习,将不再感到迷茫,会珍惜学习时光并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目标,并结合自身特点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
现场组图:
